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幕,在进入新世纪后,其影响力却在逐步缩小。一方面这是所有国产电影面对市场的共同困境,另一方面更是民族题材电影自身造成的问题。目前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流于表面化,太肤浅,没有从该民族自身对其生存境遇进行审视,不少电影仍然是“汉族视觉”,并流露出某种先天的审美偏见。同时,拍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应该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平等地审视少数民族的多彩生活,而不是单纯肤浅地“猎奇”,克服以民族服饰、风俗民情作为卖点,情节落入俗套、人物形象僵化模式化等毛病。只有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出少数民族的生活、文化与精神,才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真正的出路。实际上,近年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优势在于,在大的创作环境方面,思
f想上、政治上的限制越来越少了。天山电影制片厂厂长张毅刚就表示,以往少数民族电影给人们的印象是都与民族团结有关,为了塑造模范典型而脱离了电影娱乐性的实质,而现在电影要做的更多的是减负,回到电影本体。天山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吐鲁番情歌》讲述了发生在吐鲁番的4段爱情故事,《半个月亮爬上来》《阿拉木汗》4首新疆经典情歌穿插其中,让整部影片都洋溢着轻快抒情的喜等剧气氛。《美丽家园》则将目光对准草原上的哈萨克族牧民,揭示了当代哈萨克人在传统游牧生活与现代商品生活之间进退的情感经历和心路历程。另一方面,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市场压力却比以往大大增加了。由于民族题材的电影投资回报率较低,因此政府资助是目前影片主要投资来源。由于得不到大的投资,和目前市场上大投资、大制作的“大片”相比,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通常只能走艺术片的道路,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同时,面对的却是市场的冷淡和叫好不叫座的现实。比如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可可西里》获得最佳故事片奖、《静静的嘛呢石》获得导演处女作奖,《花腰新娘》获得最佳女主角奖提名,但是这些电影很难进入主流院线。《可可西里》在国际上已屡获大奖,但全国票房仅500多万。《静静的嘛呢石》的藏族导演万玛才旦自己也表示,这部获奖电影进入院线的可能性不大。据我了解,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已经从五六十年代的辉煌显赫向默默无闻的角落后撤,时代在发生巨变,娱乐多元化使电影本身也危机四伏,如果梳理一下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少数民族电影从鼎盛之后就一直在扮演次要角色。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