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小说:1魏晋南北朝小说可以分为两类: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志怪小说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也保存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2志怪小说兴盛的背景:宗教迷信(巫、道教、佛教)思想盛行。
f3志怪小说的内容:①地理博物;②鬼神怪异;③佛法灵异。志怪小说的艺术成就及影响从总体上看,形式比较短小,艺术技巧也比较粗糙。首先,志怪小说基本的艺术特点是借鉴史家的笔法,并带有传奇色彩和超现实的表现。小说大多是以人物为中心,故事的情节结构也比较完整,体式和叙事手法也颇似史传文学的传记;搜罗记载、加工创作鬼怪奇异的故事,本身就体现着传奇性和超现实性,当然小说也有现实的底蕴。其次,其优秀的作品已经显示了叙事生动、情节曲折,以及注意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细节的描写,具有形象比较丰满、性格鲜明的特点。如《三王墓》就体现了叙事生动、情节曲折的特点,以及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有自然的体现;《韩凭夫妇》《李寄斩蛇》的人物形象都塑造得比较鲜、明。《宋定伯捉鬼》《李寄斩蛇》也有比较具体细腻的语言和行为描写。、志怪小说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魏晋南北朝开创的志怪小说类型,一直影响到后世的小说的类型和创作。如宋洪迈的《夷坚志》、明瞿佑的《剪灯新话》、清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其次,唐传奇也是在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鲁迅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中国小说史略》”()此外,后代的戏曲及传奇与话本小说也有取材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志人小说:志人小说也称轶事小说,是以记录人物的轶事和言谈为主。它的产生和汉末至魏晋的人物品评和清谈风气有直接的关系。志人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此外还有邯郸淳的《笑林》、葛洪的《西京杂记》、裴启的《语林》、沈约的《俗说》、殷芸的《小说》等。其中,今保存下来的只有《西京杂记》与《世说新语》,而以《世说新语》成就最高。1志人小说兴盛的背景:士族文人之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谈风气盛行。2志人小说的内容:①笑话;②野史;③遗闻轶事。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色和影响:1魏晋南北朝小说篇幅短小,叙事简单,没有艺术的想象力和细节的描写。虽有人物性格的刻画,但还不能展开。所以还只是初具小说的规模,而不是成熟的小说。2在小说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