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文学的自觉”是本时期文学的最主要的特征。贯串整个魏晋南北朝,大约经过三百年才实现。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第一,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有了对各种体裁的文体辨析的意识。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第二章建安文学
建安风骨也称建安风力或汉魏风骨,出自钟嵘《诗品序》,是人们对建安时期美学风范的一种概括。指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诗歌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运用朴素的言辞,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表现诗人们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统一天下的志向,诗歌情调慷慨激昂,感情炽热充沛,语言朴素清新刚健,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较完美的统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后代文学家创作的典范。曹操对文学的贡献1用乐府旧题写时事2建安文人集团的组织者3继《诗经》后四言诗的高峰曹操诗歌的内容和艺术1关涉时事:反映时代的乱离和人民的疾苦,如《薤露行》《嵩里行》《苦寒行》等。这、、类诗歌以其反映现实的真实性和深刻性,被明钟惺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古诗归》。)2述志抒情: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与理想,抒写自己的雄心壮志。如《步出夏门行》《短、歌行》等。这类诗歌以政治家的气度抒写了他的胸襟和抱负。3游仙内容:如《气出唱》《陌上桑》等。、曹操诗歌的艺术特点第一,继承汉乐府的传统而又有所创新,借乐府古题写时事。第二,他的诗在风格上以慷慨悲凉为基调,语言上极为本色,呈现古朴刚劲、沉郁雄浑的艺术风格。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他的《典论论文》是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论。《典论》是一部学术性的著作,已逸,《论文》是其中保存下来的一篇。涉及到文学的价值、作家评论、作家的气质、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别等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为此后的文学批评理论的繁荣开了先河。(二)曹丕有一首乐府诗《燕歌行》,内容上仍脱不了古诗十九首“少妇闺怨”的题材,主
f要用情景交融的手法,风格清丽婉转,低徊哀怨;更重要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诗(张衡《四愁诗》还带“兮”字)。与曹操相比,曹丕的诗表现出新的变化:(1)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2)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绮练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