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类型各异组分复杂的沉积物或土壤中找到);表征吸着的常数,引入标化分配系数。,其中为分配系数,为沉积物中有机碳的质量分数。3、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正辛醇水分配系数水分配系数;有机化合物在水和正辛醇两相平衡浓度之比4、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5、有害废物;是固体废物中危害较大的一类废物。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有害废物;潜在危害的废物。
6、阈剂量(浓度)、阈剂量(浓度);指化学物质引起受试对象人或动物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即低于阈剂量效应不发生达到剂量时作用即将发生可分为有害阈剂量和非有害阈剂量。7、生物浓缩因子(BCF)、生物浓缩因子(;有机物在生物体某一器官内的浓度与水中该有机);物浓度之比8、亨利定律常数;9、水解速率;10、直接光解;根据GrothusDraper定律,只有吸收辐射以光子的形式、直接光解;的那些分子才会进行光化学转化。11、、间接光解;一个光吸收分子可能将它的过剩能量转移到一个接受体分子,间接光解;导致接受体反应。
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
1、土壤盐基饱和度;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称为土壤盐、土壤盐基饱和度;基饱和度。2、土壤的活性酸度;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又称为有效酸度,、土壤的活性酸度;通常用pH表示。3、土壤的潜性酸度;、土壤的潜性酸度;:土壤潜性酸度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的:反映。4、土壤的缓冲性能:指土壤具有缓和其酸碱度发生激烈变化的能力、土壤的缓冲性能:
第五章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
1、生物放大;是指在同一个食物链上,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来自环境的某些元素或难、生物放大;以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2、生物富集;又称生物浓缩,是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生物富集;
f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3、生物降解;一般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可能是微生物的有氧呼吸,有可能是微生物的、生物降解;无氧呼吸。5、生物积累;生物通过吸附、吸收和吞食作用,从周围环境中摄入污染物并滞留体内,当、生物积累;摄入量超过消除量,污染物在体内的浓度会高于水体浓度。6、主动输送:、主动输送:7、阈剂量(浓度)、阈剂量(浓度):是指长期暴露在毒物下,会引起机体受损害的最低剂量(浓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