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智能手机安全保密隐患及防范对策
摘自:中国保密在线网作者:蒋建江田宏林智能手机(SmartPho
e),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操作系统,可由用户自行安装各种软件来不断扩充功能,并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实现国际互联网无线接入的手机。近年来,智能手机在硬件处理能力和软件系统功能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价格逐步下降,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追捧。据“2010年第三届易观移动互联网年会”上透露的信息,目前我国手机用户突破8亿,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达10,2013年有望达到50。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的大幅度提高,其安全保密问题也日益凸显。智能手机面临的安全保密威胁智能手机是无线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融合体,具备高速联网、视频传输、导航定位等功能,相当于一台能够通话、随时上网的移动式计算机终端。智能手机在给我们带来更多样功能、更便捷使用的同时,也更容易遭受攻击、感染病毒、泄露信息,给保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1.信道攻击。手机和其他无线电通信设备一样,其信道也是开放的电磁空间。目前,信道攻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信号截收,窃密者利用相应的设备,直接截获空中的手机通信信号,通过数据处理还原出话音和数据;另一种方式是基站欺骗,窃密者在手机和基站之间设立一个假基站,同时骗取双方信任,接收、转发双方的信
f息,不但能达到窃密的目的,还可以篡改目标手机通信的内容。2.硬件攻击。直接对手机硬件进行攻击,同样能达到窃密的目的。其攻击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目标手机内安装专门的窃听装置,不仅能窃听用户的通话内容,还能通过远程控制,使处于待机状态的手机,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转变为通话状态,窃听到周围环境的通话内容。二是复制目标手机的SIM卡,安装到其他手机中,也可以直接获得进出目标手机卡号的数据。三是利用手机不间断与移动通信网络保持信息交换的特性,通过相应的设备,达到对目标手机进行识别、监视、跟踪和定位的目的。3.软件攻击。由于智能手机使用的是开放式操作系统,方便用户自行安装、添加程序,给窃密者提供了可乘之机。窃密者利用手机操作系统的漏洞,编写手机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窃取手机的控制权,直接导致通话外泄、信息泄露、数据丢失、话费损失等严重后果。智能手机较强的上网功能和部分用户不安全的上网习惯,给了手机病毒、木马乘虚而入的机会。此外,彩信、邮件等也是手机病毒传播感染的重要途径。可能导致的泄密后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