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自然条件
111地理区位
城市概述
宣城市位于长江以南,黄山以北,地处皖南山区余脉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结合地带,皖东南门户。市域总面积为12340平方公里,地跨东经117°58119°40和北纬30°1731°19。东邻江苏和浙江的溧阳市、宜兴市、湖州市和杭州市,南接黄山市,西滨芜湖市,北界马鞍山市,全市总人口约2742万人,人口密度为2228人平方公里。市区东距杭州240公里,南距黄山市198公里,北距南京194公里,芜湖76公里,距省会合肥213公里。市区现辖七个街道办事处鳌峰、济川、澄江、西林、敬亭山、双桥和飞彩,建成区面积3585平方公里,市区总人口355万人,宣城市位于我国经济最归达的长江三角洲影响第二圈人,接受沪杭经济辐射强烈。同时与皖江经济带最重要的中心城市芜湖仅距76公里。宣城市市区是皖赣铁路与宣杭铁路的交汇点,同时又是两条高速公路318国道和合杭高速的对接城市。芜湖长江大桥和318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宣城从公路、铁路北至合肥,东至杭州,南至黄山均有便捷通路。水阳江的水运可直达芜湖通往长江黄金水道。宣城市是沪、浙地区通往皖南旅游线与皖西皖东南旅游线的交叉点上。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对宣城市经济发展的城乡建设也将有更强的带动作用。112地势地貌宣城市现代地貌格局基本上受地质构造控制,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山间盆地、岗地、平原等五种类型。南部山地、丘陵和盆谷交错,海拔高程一般2001000米;中部丘陵岗冲起伏,高程一般15100米;北部除一部分破碎的丘陵外,绝大部分为广袤的平原和星罗棋布的河湖港汊,圩区地
1
f面高程一般为712米,其中郎川河沿岸部分圩区在12米以上,宣城市区金宝圩心最低处仅有5米左右。宣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总的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复杂且起伏不平。城区地面高程一般在1276m(吴淞高程系,下同),最高达88m。市区西北部2km有敬亭山,主峰海拔317m;西南部为丘陵地带,岗峦起伏,沟冲交错,平均地形坡度在610,平均海拔2276m;东南部为水阳江冲击而成的平畈区,水网密布,地势低洼,地面高程大都在设计洪水位以下。113水文地质宣城市水资源包括河川径流、地下水和太平湖过境径流三个部分,境内河流分属长江、钱塘江流域,包括水阳江、青弋江、太湖、新安江等水系。全市年均径流量9316亿立方米,青弋江、水阳江贯穿本市流入长江。青弋江在区内的主要支流有:徽水、孤峰河、琴溪河、包合河、茂林河、周寒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