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前A企业与B企业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假定该项合并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合并条件,购买日B企业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及其计税基础如表192所示(单位:万元):表192
公允价值固定资产6750
计税基础3875
f应收账款存货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不包括递延所得税的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正确答案』
52504350750300012600
52503100030009225
A企业支付的合并对价,全部是自身的股票,因此,该项合并为免税合并,即B企业无需对资产处置损益缴纳所得税,同时,企业取得B企业的资产和负债,A按其在B企业的原账面价值,作为计税基础,但会计上按取得的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入账:借: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存货商誉贷: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递延所得税分析同时,由于A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相等,因此,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固定资产暂时性差异=6750-3875=2875(应纳税)存货暂时性差异=4350-3100=1250(应纳税)其他应付款暂时性差异=(750-0)×(-1)=-750(可抵扣)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2875+1250)×25=103125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750×25=1875所得税账务处理借:递延所得税资产商誉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87584375(倒挤差额)1031256750525043502400(差额)750300015000
注意两点:(1)A公司确认的合并商誉2400万,税法不认可,即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400万,但并不为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可辨认资产负债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并不确认为所得税费用,而是计入商誉。两笔分录商誉合计=2400+84375=324375,与教材相同。为什么不确认商誉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假如对324375万元的商誉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则引起第二笔分录倒挤的商誉金额发生变化,从而商誉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也发生变化,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变化,再一次引起倒挤的商誉金额发生变化,从而陷入无限循环。因此,不确认合并商誉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注:免税合并产生的商誉在后续计量时,因计提减值准备等任何原因导致暂时性差异变化,均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变化。(二)应税合并的商誉应税合并时,税法确认商誉的计税基础等于其账面价值,初始确认时并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但后续计量时,会计上可能计提减值,而税法可能进行摊销,由此可能产生暂时性差异,此时应
f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总结:商誉的初始确认,无论是免税合并还是应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