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案例分析与反思
资源民族中学李代贵
案例情景:去年我在一所乡村小学支教,并担任班主任工作。一天,班内一位学生向我反映
自己放在课桌里的二十元钱被偷了。我得知消息后,心想:这钱虽然不多,但影响极坏,必须把此事处理好,不让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于是我并没有大肆宣扬,马上召集全班学生进教室坐好。我静静地把全班学生扫视了一番,发现平时不爱学习的一位学生正在“认真”地写着作业,感觉到我在看他时,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慌乱和不安。于是我不慌不忙地说:“我知道是谁拿了这二十元钱,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我们应当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我相信这位同学也是一时糊涂,如果及时把钱退出来,他还是我们班的好同学,大家的好伙伴。现在我们就给他一个改错的机会,好不好?”“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于是我带领全班在操场上排好队,让同学们一个一个走进教室又出来。当刚才在写作业的同学经过我面前时,我看到了他满脸的头羞愧和后悔,我知道我的计划成功了。果不其然,再次进入教室时,讲台上静静地放着二十元钱。我轻轻地拍了拍讲台,有意无意地看了看那同学,大声说:“知错能改就是好样的,老师相信,我们全班每位同学都是好样的。”全班同学都开心地笑了。
案例分析:拿别人钱的同学是李某,事后我了解到他家里生活还是比较富足的,并非经济困难才发生偷窃行为,但他的父母长年在外割松油,他从小就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太合群。那天和几个同学玩游戏,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很开心,就想买些零食给他们吃,以便和他们成为好朋友,所以就干了这件事。偷窃行为往往与家庭教育环境以及个人缺乏自制力有关,对于班内偶发性偷窃行为的教育,应当以正面教育为主,既要解决问题,又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学会自爱。而自爱必须建立在自尊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本案例中,我采用了为学生保密的处理方式,以保护他的自尊心,引导他的情绪和行为向好的方向发展,让他在保有自尊心的情况下受到集体的温暖,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现代教育的民主原则就是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了信任,老师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最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特别对于是对待那些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如果我们不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消除不良行为的苗头,任其发展下去,必然导致从小到大,形成恶习,但是大张其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