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单纯疱疹(不伴有并发症)(ICD10:B00902)。行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二)诊断依据。根据《口腔黏膜病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各年龄均可发病,原发性单纯疱疹多见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复发性单纯疱疹可见于各年龄组。2可有单纯疱疹患者接触史,可有低热、头痛、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肿大等前驱症状与体征。
f3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及口周皮肤可出现成簇小水疱、糜烂与血痂等。
4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一般无异常。5必要时可根据病损组织脱落细胞光镜检查、病原体检测或分离培养、血清抗体检测等辅助诊断。6病程约714天,可复发。(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口腔黏膜病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经临床和或必要检查符合上述诊断依据,患者本人要求并自愿接受治疗,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1局部治疗。2全身治疗。(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00902单纯疱疹(不伴有并发症)疾病编码。
f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五)首诊。1必需询问的病史:包括单纯疱疹患者接触史、发热史、口腔黏膜病损史、皮肤病损史、本次发病后的就诊、治疗情况等。2必需的临床检查:包括口腔黏膜病损和皮肤病损的检查。3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临床检查项目:包括口腔黏膜以外的口腔科临床检查。4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5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的项目:(1)脱落细胞学检查;(2)血清抗体检查;(3)病原体检测或分离培养;(4)其他相关的检查。
f(六)药物的选择与治疗时机。1局部治疗:(1)抗病毒药物;(2)消炎防腐类药物;(3)止痛药物;(4)促进愈合药物;(5)物理治疗。2全身治疗:(1)抗病毒治疗;(2)全身支持治疗;(3)免疫增强治疗;(4)必要时使用抗菌药物,应当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3中医中药治疗。4口腔卫生宣教。(七)疗效标准。
f1治愈:病损完全消失,黏膜恢复正常。2好转:水疱消失,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