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喜欢的古圣先贤
古圣先贤有很多,但在我印象里的却不多,但并不妨碍我喜欢知道的那么几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我有着不同的喜欢对象。
小时候,接触最多的是唐诗宋词,所以也就对写出那些脍炙人口诗句的大诗人,有了更多的崇拜之情,觉得他们对月亮有着无尽的遐想,抬头与俯首之间就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大一些,更多的接触了历史,也认识了更多的古圣先贤。喜欢开疆扩土,保家卫国的大将军,“饿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喜欢开宗明治,打造盛世的皇帝,喜欢。。。现在想来,对他们喜欢更多的地方,不是他们本身,而是他们的职业与职位。
最近,我也有喜欢的对象,司马光。要说对司马光的最初认识,还是在儿时的画册里,司马光砸缸。一直到现在的而立之年,回想与司马光这个名字的交集,还是赵立荣老师的“司马缸砸光”。不过最近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不怕大家笑话,我才知道《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原来就是我儿时印象中的那个砸缸的小男孩司马光。因为我最近正在阅读他的大作,准确的说是他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的通俗版本。
人说,读史可以明智,确实在这部浩瀚的史书里,让我们可以学到太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了。由书及人,喜欢他编撰的历史,也开始喜欢司马光本人。也开始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用功读书的人,二十多岁就将先前的史书烂熟于胸;
f知道他是一个涉猎广泛的人,是个精通音律、历史、文学、数学的大杂家;知道他是一个对编撰工作极其认真,近乎苛刻的人。
司马光就是我现在喜欢的古圣先贤。
我的成长之路
现在的我已是个拥有一个五岁儿子的母亲了,回望自己的成长之路,不免得要发自内心的要感谢那两个人。那就是既给我关爱又令我敬畏的父母。
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我的家庭并不富裕,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了让我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宁愿每个学期比其他的孩子多交60元的费用,而让我进入了城里的学校上学。那时的我几乎没有零花钱,连吃雪糕的机会都是极其有限的。
在整个小学的时光里,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下雨的时候,能有父母的身影,守望在学校门口,为我遮上一把大伞,换上一双雨靴,替我背上书包。为我驱赶那可怕的雷声,陪着我一同回家。这样的场景,经常发生在我的小伙伴的身上,而我却仍旧会将重重的书包反顶在头上,既怕湿了书,又能抵抗刺耳的雷声。以刘翔一样的速度,向着家的方向,一路狂奔。后来上了中学,初三时学习变得越发紧张了,学校要求全年级排名靠前的学生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