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9.3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Na23Al27P31S32Cl355Fe56Cu64Z
65S
119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是多聚体,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多糖的差异与其单体的种类、排列顺序密切相关C.ATP能充当能量通货的原因是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D.核酸的分子结构中一定存在碱基对2.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膜中的磷脂分子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必备结构C.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可体现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D.生物膜可保证真核细胞内的代谢反应高效、有序地进行3.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标记蛋白质和DNA时,可用含35S和32P的合成培养基分别培养噬菌体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有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所致
fC.该实验的结果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D.该实验还可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由细菌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的4.右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时,Ca2由膜外进入膜内,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某种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重新吸收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③都需要消耗ATPB.图中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Ca2跨膜运输受阻时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D.①③过程说明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间双向传递5.为探究生长素与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溶液分别处理等长、生理状态相同的黄化豌豆幼苗切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