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呼唤从形式普惠走向实质公平“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不同程度地惠及95以上的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然而,社会保障制度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差距反映的是这一制度尚欠公平,它成为影响全民合理分享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中国社保30人论坛年会上说。中国社保30人论坛年会是中国社会保障界最重要的年度学术会议,也是社会保障界专家学者与相关政府部门官员进行交流对话的平台。此次论坛年会的主题为“城乡统筹:走向公平的社会保障”参会的100多位社保学者和官员围绕如何推进社保制度从形式普惠走向,实质公平展开讨论。多名参会学者和官员表示,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城乡统筹,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差距,是实现社保制度走向实质公平的重要方面。农民工参保面临“选择的困惑”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数超过25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超过15亿人。农民工外出务工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多种风险,迫切需要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到2011年6月末,农民工参加各项社会保险人数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工伤保险427、医疗保险262、养老保险232、失业保险141。没有一项险种的参保人数超过半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说,“如何确保农民工公平享有社会保障是统筹城乡面临的难点之一。”中青年农民参保率低,有制度实施初期的“观望”心态因素,但更主要的是面临“选择的困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说,大多数中青年农民在城市打工或准备到城市打工,是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参加新农保,应允许农民作出自身收益最大化的选择。胡晓义还表示,政府的责任是开拓“互通”的渠道。今年将研究施行新农保、城居保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间的衔接转续政策。城乡二元分割致医保缺乏公平性和重复参保经过十几年的探索,我国初步实现全民医保。但是,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在筹资比例和享受待遇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凤透露:“目前,在医保筹资额比例方面,农民、城镇居民、企业职工和公务员的比例为1∶2∶10∶20。农民参加新农合,报销比例在3050,有的地区还低于30。”“不同的人享受不同的待遇水平,这存在明显的不公。”韩凤说。另一方面,重复参加医保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据韩凤介绍,全国重复参保的比例约占城乡居民参保人数的10以上,重复参保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