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施。经跟踪验证,纠正措施有效。2、内审不符合项及其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第一次内审中共发现的4项不符合项,均已于2016年5月7日日前纠正完成。三、纠正措施实施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有:1、对纠正措施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是为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以及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是建立自我完善机制最主要、最根本的措施。2、对纠正措施的理解不当,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把就事论事对不合格进行处置的纠正当作纠正措施。纠正措施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措施和纠正是有区别的,纠正措
3
f施的对象是不合格的原因,纠正的对象是不合格;纠正措施是分析原因再采取的措施,纠正是就事论事的补救措施。
3、是对纠正措施的验证没有严格按要求实施。在《不合格报告》的“纠正措施验证”一栏中,内审员经常填写“纠正措施已完成”等简单的记录。内审员并不重视被审核部门对不合格原因的分析是否合理、是否有一定的深度、是否与实际工作相一致;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消除了所产生的不合格原因;纠正措施实施后是否杜绝了类似不合格再次发生。
4、是对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不透彻。对于《不合格报告》中的不合格,被审核部门的主管人员常常根据自己的看法填写不合格产生的原因以及采取的纠正措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难以制定出真正可以杜绝此类不合格再次发生的纠正措施。四、通过改进纠正措施保证管理体系持续运行
1、质量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明确把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作为组织永恒的目标,正确认识纠正措施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纠正措施是实验室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措施,是发现问题后采取的行动。
2、通过人员的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内审员和检验人员的素质。内审员经培训考核合格,能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3、正确地分析出现问题原因,纠正措施应从调查问题原因开始,原因分析是纠正措施中最关键的部分。要仔细分析产生问题的所有潜在原因,潜在原因包括:顾客的要求、样品以及样品状态、方法和程序、环境条件、消耗品、仪器设备及其校准、检验人员的操作。
4
f4、增加内部审核次数,对纠正措施跟踪控制,做到及时有效。当出现的问题导致怀疑是否符合实验室程序,是否符合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评审准则时,纠正措施一经落实,应及时安排内部审核,检查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