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造成肺鼠疫传播。(4)实验室感染。鼠疫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防护不严、操作不当和实验室事故,可通过吸入、锐器刺伤等途径感染鼠疫。3人群易感性。人类对鼠疫普遍易感,没有天然免疫力,在流行病学上表现出的差异与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和频次有关。
f二、发病机理当人类被携带鼠疫菌的跳蚤叮咬后,通常叮咬的局部无明显反应,鼠疫菌经皮肤进入人体后,首先沿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在其中繁殖,引起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感染的腺体极度肿胀,充血坏死,即为“腺鼠疫”,周围组织亦水肿、出血。鼠疫菌可冲破局部的淋巴屏障,继续沿着淋巴系统扩散,侵犯其他淋巴结。鼠疫菌及内毒素,也可经淋巴循环系统进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包括严重的皮肤黏膜出血(故鼠疫曾被称为“黑死病”),然后侵入肺组织引起继发性肺鼠疫。当人类吸入一定数量的鼠疫菌后,可引发原发性肺鼠疫。三、临床表现及体征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其中,腺型和皮肤型鼠疫的潜伏期较长,约为28天;原发性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潜伏期较短,约为13天。鼠疫的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剧,高热、寒战、体温突然上升至3941℃,呈稽留热。剧烈头痛,有时出现中枢性呕吐、呼吸促迫,心动过速,血压下降。重症病人早期即可出现血压下降、意识不清、谵语等。(一)腺鼠疫。腺鼠疫是最多见的临床类型,除具有鼠疫的全身症状以外,受侵部位所属淋巴结肿大为其主要特点。一般在发病的同时或12天内出现淋巴结肿大,可以发生在任何被侵犯部位的所属淋巴结,以腹股沟、腋下、颈部等为多见。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淋巴结迅
f速弥漫性肿胀,大小不等,质地坚硬,疼痛剧烈,与皮下组织粘连,失去移动性,周围组织亦充血、出血。由于疼痛剧烈,患侧常呈强迫体位。(二)肺鼠疫。根据感染途径不同,肺鼠疫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肺鼠疫是临床上最重的病型,不仅病死率高,而且在流行病学方面危害也最大。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剧,寒战、高热,体温达4041℃,脉搏细速,呼吸促迫,呼吸频率25次分钟或更快。病人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由于缺氧,口唇、颜面、四肢及全身皮肤发绀。患病初期干咳,继之咳嗽频数,咳出稀薄泡沫痰,痰中混血或纯血痰。受累的相应肺叶可以叩及到局限性浊音,而且随着病情加重,浊音界迅速扩大。肺部听诊有散在罗音包括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