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新华中学七年级(上)地理导学案教案
课题: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二)
1、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的地形的类型
学习目标2、多方面培养读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能够对我国及世界的地貌进行了解
学习重点:识别五种地形类型
学习难点: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个案设计
学习内容和方法
一、自学指导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
技能,对于学生有创新的方法及时肯定,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自信心,点到为止。
二、教学流程
导入:等高线图在复杂的地形上使用起来比较麻烦,为了方便我们
看图,通常我们会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有规律的着上不同的颜色,
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图我
们称为分层设色地形图。
(一)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以一定次序的颜色、色调的变化来显示地
势的起伏,这样的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
用绿色黄色褐色的颜色渐变表示陆地上由低到高的变化。
1、高原:等高线在高原边缘较形象直观地表示出了地势的高低起伏。
识别五种地形,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判断他们的方法。密,面上稀疏而数值较高;较高,
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不大。
让学生读图分析这种表示地形的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表示的
2、山地:等高线较密而数值较高,地形有什么不同?并总结分层设色绘制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
山顶呈封闭曲线,内高外低;较高,化有什么规律
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很大
讨论点拨
3、丘陵:与山地相似但等高线数值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教师补充点拨。
较低;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1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来的,即在绘
起伏不大
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基础上,分层着上不同的颜色,并以一定的颜
4、盆地:等高线呈封闭曲线而数值色变化次序或色调深浅来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使人看起来产生明
与山顶相反,是内低外高;无一定显的立体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
标准;起伏不大
况。图的旁侧附有高程表和深度表,供人们对照查看。
5、平原:等高线稀疏而且数值很低;2图上的颜色随地势高低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例如,陆地部分,
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起伏很海拔200米以下用绿色,海拔200500米的地方用浅绿色,海拔在
小
1000米以上的地方用黄色表示,地势越高,黄色越深;一般来说
4000米以上用褐色,雪线以上则用白色。海洋部分用蓝色表示,蓝
色由浅至深表示海洋由浅而深。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