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方法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先对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时间进行检查,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所有病例均采用右侧桡动脉穿刺,均行Alle
试验,提示桡动脉和尺动脉之间侧支循环良好。术后使用以4cm×5cm规格的5块无菌纱布重叠卷成纱布球加自黏型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法。具体方法:术毕手术者退出动脉鞘管2~3cm,然后将纱布球的中心点对准压迫于桡动脉穿刺点,迅速拔出鞘管后加压压迫2mi
,然后将弹力绷带环形缠绕腕部至少4圈,压力以摸到患者术侧肢体远端桡动脉搏动及穿刺点不发生渗血为宜,嘱患者手腕部保持后伸直状态。之后对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有三种方案:半小时组:术后半小时给患者减压一次,2h后减压一次和术后12h拆除绷带。2h组:术后2h给患者减压一次,术后12h拆除绷带。12h组:术后嘱患者手腕部保持后伸直状态,直至术后12h拆除绷带。对比分析不同干预效果。13观察指标观察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穿刺点渗血、手部肿胀、皮肤水泡、局部血肿及桡动脉闭塞发生率,并做好相关数据信息记录工作。14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2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案后,对三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详细见表1,半小时组手部肿胀、皮肤水泡、局部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桡动脉闭塞发生率方面,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临床上,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逐渐被认同23。桡动脉穿刺具有操作简单穿刺损伤小、术后无需卧床制动、患者痛苦小、住院周期短、血管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是冠心病介入诊疗的首选入路途径,但研究发现介入术后动脉止血效果与患者机体康复情况有直接的关系4。一旦护理效果不当,止血效果欠佳,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血肿、局部出血、皮肤水泡、血液循环异常等,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且影响了治疗效率58。为此,文中探究了不同减压时间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即术后半小时减压一次,术后2h减压一次和术后12h减压一次,其中前一种方案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了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本组试验中对患者实施不同减压时间护理干预,其中术后半小时减压一次护理方案,医护人员用纱布球加弹力绷带止血,术后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