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二
年级历史
科
复习巩固
学案
主备
教学过程(收获)
赵二明
三、识记
洋务运动
时间:
维新变法运动1898年背景开始代表人物:组织机关报顶峰内容:P335条结果:失败(戊戌政变)意义
2012
年10月30日
新文化运动19151923背景兴起代表人物阵地旗帜内容性质:局限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学习内容: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学习目标:掌握近代化探索的四件事学习重点:1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辛亥革命1911年兴起政党纲领十六字机关报指导思想顶峰:武昌起义性质结果:1912年1月11912年,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意义
18611895背景目的代表人物口号内容:1、军事、民用企业(“四局一厂一所”)海军2、(北3、学堂(京师同文馆)性质结果:破产(标志)局限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三个阶段四件大事
近代化的探索(向西方学习的过程)1学器物洋务运动目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口号“自强”“求富”结果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失败意义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学制度(1)戊戌变法兴起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发展创办《万国公报》宣传变法、组织强学会高潮百日维新结果维新变法失败(标志是戊戌政变)高潮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学反思(疑惑)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辛亥革命爆发1911年武昌起义意义3学思想新文化运动标志口号代表人物内容性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阵地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洋、南洋、福建水师)性质
日,中华民国成立。意义:启发着人们追
四、同学们绘制出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师夷长技
二单元知识结构
事件名称
3、阅读下列材料: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