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如《药》中“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一连用了六个动词,生动地刻画了刽子手的贪婪、凶恶。小说家在刻画人物的时候,用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的。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其实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和外露,要准确而深刻地刻画人物,塑造形象就要把人物的外部形态与内心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最后一课》写小弗郎士上习字课时,“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理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这就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特点,只有小孩子才能在侵略者强迫他们放弃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时,由鸽子叫联想到侵略者的罪恶,从而表达了孩子们对侵略者的强烈憎恶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二、通过小说精心设置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的性格人物性格支配、影响着故事情节的进展和情节的发展,同时,人物性格又通过情节获得具体的显现。要通过作品对人物的种种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在中国流传甚广。故事由女主人公丢失项链的前前后后构成,而女主人公的性格也在这一失一得中尽显风采。“她没钱打扮,因此很朴素,但是心里非常痛苦,犹如贵族下嫁的情形;”她总觉得自己生来是为享受各种豪华生活的,因而无休止的感到痛苦。于是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成了她性格的第一层面。当借来的项链丢失后,马蒂尔德心急火燎,如大祸临头,连上床睡觉的力气都没有了,想到的只是如何才能找到项链当确认再也找不到时,她想的依然是如何还上,要守信用,不被同学当做窃贼。“她变成了穷苦家庭里的敢作敢当的妇人,又坚强又粗暴。”“家庭里的笨重活,厨房里的腻人的工作,她都尝到了个中的滋味。”她学会了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心态也渐渐变得平和舒展起来。当10年后重又见到他女友时,完全没有了当初的自悲自怨、自惭形秽和低声下气,有的是自在和从容。“去给她说话吗?当然要去,既然债务已经还清了,她可以把一切都告诉她,为什么不可以呢?她于是走了过去。”这就是最后的马蒂尔德,她已经抛弃了娇气和任性,远离了虚幻的遐想,而成了为明确生活目标而一步步攀登的奋斗女性。三、通过典型环境的具体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自然景物和环境的描写,能点燃出浓厚的气氛,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人物思想的展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小说通常通过典型环境的具体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