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题呈现☆
【母题来源】2013年抚顺中考化学试题19
【母题原题】.(5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
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若要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固体,可用
结晶方法.
(3)t1℃时,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变小”或“不变”).
(填“变
(4)t3℃将100g水加入到盛有30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想使
溶液恰好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①加入甲物质
g;②降温到℃.
☆母题揭秘☆【考点】溶解度曲线图【题型】溶解度曲线图的意义【解题方法】(1)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2)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要从其溶液中获得晶体常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3)据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及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分析解答;(4)据甲在t3℃、t2℃的溶解度分析解答.☆母题解析☆
f☆知识链接☆溶解度曲线:
用纵坐标表示物质的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把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标在图上,画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2曲线的走向表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3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某一温度下有相同的溶解度。
2、变化规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3、应用1查找某一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2比较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3选择使某种物质从溶液中结晶的方法。
☆方法点拨☆1、掌握好溶解度曲线上的点和线的意义意义、作用,善于从溶解度曲线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2、归纳、整合好溶液的相关知识,并能结合溶解度曲线及设置的问题情景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考点延伸☆1、(2018盐城)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A.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将甲溶液从t2℃时降温到t1℃时,一定有晶体析出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2、(2018铁岭)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