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提高学习效率,为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升级积累必要的人力和技术,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42技术创新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42技术创新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能将比较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并保持住,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发展中国家容
4
f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饼的原因,要么是因为忽略了技术变量,要么是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不当。我国产品科技含量低,完全依靠劳动力价格优势。这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的障碍,所以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应充分发挥供求、价格、竞争机制的动力作用,同时国家应重视对技术创新的引导,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入。43调整产业结构,43调整产业结构,确立新的主导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形成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我国的产品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的产业结构滞后,升级速度缓慢。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层次低,缺乏竞争力。要提高我国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确立新的主导产业。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不断加剧,各国的竞争焦点逐渐转向了高科技的竞争,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我们必须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将高技术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44重视政府在形成竞争优势中的作用44重视政府在形成竞争优势中的作用政府在推行竞争优势战略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的作用表现在:首先是推进体制创新。我们应尽快建立起市场化、法律化的外经贸管理体制,本着公开、公平、竞争、效益的原则不断改进进出口管理体制,实现企业外经贸自营进出口权依法登记制;建立公平规范、统一合理的进口税收体制,依靠动态关税调节进口数量和结构。其次是引导作用。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产业结构调整都涉及到了引进国外先进产业和先进技术的问题。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制定一定的产业进入范围和技术门槛,引导外来资金、技术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再次就是扶持和保护作用。根据国外的经验,在形成竞争优势产业的过程中,政府的扶持和保护是必要的。即对一些关键性的高技术产业和幼稚产业采取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金融、税收、研究投入等方面,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保护国内市场。但这种扶持和保护不同于一般的进口替代政策,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5
f【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Ja
sfer劳动生产率仍是中国竞争力之源第一财经日报200711282周其琦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