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上网在我国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与娱乐等的重要途径与方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7月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338亿学生网民占到317注1而在校大学生则是学生网民中的主力军。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学习与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点就是部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比如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色情信息、垃圾邮件非法侵入和破坏他人信息系统网络欺诈发泄私愤恶意中伤他人等等。网络道德失范造成大学生人格异化、道德情感淡漠、责任感缺失等问题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文试图在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出现并非一种偶然现象而是多种内外因素交相作用的结果第一内部因素。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有其特殊的身心发展规律。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发展的重要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也
f正是不稳定、极易受外来因素干扰的阶段。互联网上内容庞杂、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极易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产生极大的挑战对大学生进行道德选择、价值判断产生很大的干扰作用。同时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亦是心理发展的“断乳期”。他们具有旺盛的求知欲但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现实生活中的失落感会使他们选择网络这个虚拟空间作为逃避现实的途径。而面对网上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缺乏社会经验的他们常常感到无助不知怎样做才是恰当的行为从而容易引发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第二外部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的内在特点。网络不同于现实社会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在网络中网民不必以真实身份出现可以任意改变角色可以同时以多种身份参与网络活动其活动具有匿名性、隐蔽性。就像比尔8226盖茨在《未来之路》中用一幅画所描述的那样一只正在操作网络的狗对身边的另一只狗说“在I
ter
et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注2这种生存状态给网民创造了“去个性化”、“非人格化”的场景使得各种现实的社会关系都不复存在人们在心理上摆脱了现实环境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