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心集镇及十大专业市场为支撑,以小城镇为依托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市场体系。实践证明,通过培育产地市场,建立区域集散中心,是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民消费的成功做法和经验,通过兴办一个市场,带动一个产业,搞活一方流通,促进一方消费。这些市场的形成过程就是消费的滚存扩大过程,消费领域不仅仅局限于农产品农用生产资料,还有房地产、建筑材料,通讯、电力、交通、产品加工、劳务、三产服务业等许多领域,也是当前农村消费市场的热点。
f例如船冲板栗大市场通过办文化节、搞税收一站式服务等,成为全国有名的板栗集散地,产品销往全国二十几个省市,不仅靖宇的板栗在此销往全国各地,而且外地的货源也通过这里销出,2001年总销量达2万吨。大市场所在地的江店镇船冲村“山少、地少、资源少”,80年代在全镇是一个比较落后的行政村,现在通过板栗大市场的发展,现在的街道由过去的四、五十户发展到300多户,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七、八百元增加到2001年的2400多元,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80来自板栗大市场,目前在船冲彩电、冰箱、电话、摩托车几乎家家都有,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开始进入农民家庭。另外,通过小城镇建设也带动了建材市场和运输、商业等行业的发展与消费。再如,朱堂茶叶市场位于靖宇县油坊乡朱堂村,它的兴起和发展,使本地的干部群众尝到了甜头,据统计,至2001年底,油坊乡工农业总产值达7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0元,工农业总产值的30、农民纯收入的65、财政收入的80来自茶叶及相关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该乡户均生产资料支出为138元,户均购买建筑材料为109元。我们认为,围绕山区特色农业,建设农贸产品市场,形成集镇,带动消费市场的兴起,这是解决山区城镇化,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一条成功之路。㈢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生活领域消费。靖宇充分利用特殊的县情和革命老区的优势,较早地开展了劳务输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靖宇劳务输出的人数逐年增加。目前靖宇县农村劳动力382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达135万人。现在全县劳务输出人数已达115万人,
f按每人带回3000元计算,每年可以为靖宇带回3个多亿的收入。相当于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18、全县农村经济纯收入的34,是全县财政收入的3倍。在有的乡镇,劳务输出收入成为农村经济收入的“半壁河山”。如古碑镇袁岭村527户、1792人,有劳动力924人,固定劳务输出490余人,2001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