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危化品初审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危险化学品: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征,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2、有毒品: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3、耐火极限:建筑物构件按火灾升温曲线,对构件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掉支持能力或发生穿透裂缝或背火一面温度长高到220℃的时间,称为耐火极限。4、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到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爆炸上限与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爆炸极限范围。5.特种设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包括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及相关的设施)。6、职业危害:在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和其他职业活动场所环境中存在的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中毒、伤亡、健康损害或精神紧张等因素。7、压力容器:是一种能承受压力载荷的密闭容器,它的主要作用是贮存、运输有压力的气体或液化气体,或者为这些气体的传热、传质反应提供一个密闭的空间。8、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9、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危险化学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多人伤亡及其他较大社会危害时为及时控制危险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消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10、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搞好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的一项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核心。11水汽共腾即锅炉蒸发面表面水、汽共同升起产生大量泡沫并上下波动翻腾的现象。12、火灾: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为火灾。13、隔离储存:指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物品之间分开一定的距离,非禁忌物料之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储存方式。14、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了林洁亮临界量的单元。15、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的规定,或由其他因素造成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