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新唐书王琚传》
3乎(1)语气词1表疑问、反问今译为:吗、呢例释: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6
f2表赞美、感叹今译为:啊、呀例释: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3表推测今译为:吧、呢例释: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4表祈使今译为:吧例释:勉速行乎!无重而罪!《战国策》5表商榷今译为:呢例释: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容乎,失之宰予。《韩非子显学》6表呼告今译为:啊例释:叁乎!吾道一贯之。《论语》7表肯定今译为:也
7
f例释: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列子》(2)助词用在形容词后今译为:地例释:凌清风,飘摇乎高翔。《战国策》(3)介词相当“于”今译为:在、对、比例释: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②德隆乎三皇,功羡于五帝《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乃(1)代词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你们
8
f例释: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2指示代词今译为:如此、这样例释:①子无乃称《庄子》②真长性至峭,何足乃重。《世说新语》(2)副词1表肯定今译为:是、就是、原来是例释: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②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范围今译为:仅仅、只例释: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3表时间衔接今译为:就
9
f例释:良乃入,具告沛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4表两事顺承今译为:才例释:设九傧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5表意外今译为:却、反而、竟然例释: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触龙说赵太后》③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汉书吴王刘濞传》(3)连词1表顺承今译为:于是、便例释: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10
f②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入西关见卫将军。《王夫偃列传》2表他转今译为:至于例释: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4)助词无义不译例释: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尚书》
5其(1)代词1第三人称今译为:他(它)、他们例释:①成以其小,劣之。《促织》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11
f2第三人称表领属今译为:他的、他们的例释: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3表其中的例释: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4表指示今译为:那、那些例释:即以其人之道,还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