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默认分类20071023221038阅读1406评论5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课程设计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
剪纸艺术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过去常在喜庆的场合出现,比如嫁娶、春节……并以其表现的内容形象生动、趣味性强、制作方法简单而被大众所接受。
在这门艺术引入校园后,其表现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涉及到了植物、动物、用具、装饰图案等各个方面,也更具有了浓郁的儿童气息和时代气息。在中学年级开设剪纸课,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及创新能力,同时也是对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
1、通过对剪纸这一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培养学生对祖国各地民间艺术的热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成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使剪纸成为我校艺术教育的特色,认识、了解剪纸的基本符号和基础的纹理图案,初步掌握一定的剪纸技巧,能够独立设计、制作较为复杂的剪纸作品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式与内容安排
1、活动形式:本课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引导学生逐步认识、了解、掌握这门艺术,并从中获得动手创造美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苏州是一个文化艺术汇萃之地,很多民间的艺术在这里汇集,展出。民间文化艺术之一的剪纸文化又是一朵特色文化的奇葩,沉淀了华夏几千年的文化,是我国哲学、美学、民俗等多方面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旺盛的生命力。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剪纸”列为“世界文化十大遗产”之一;中国文化部把“剪纸”作为“中国民间艺术十年抢救工程”之列……但如今民间剪纸后继乏人,在城市中更是少人问津。有识之士呼唤我们社会给予民间剪纸以足够的重视,不能
f让中国这一奇葩在经济腾飞的当今却走向消亡,而不让民间剪纸消亡就必须培养热爱剪纸艺术的土壤。因此让全体同学们拿起剪刀来,让他们以对祖国传统文化之爱来担负起这个“传人”的责任。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剪纸文化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江南水乡特色及地方人民的文化需求、民俗风格和审美情趣、审美价值、审美习惯,同时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走进民间文化,亲近剪纸艺术和深入学习、了解民间文化资源的平台。四、活动准备:教具准备:
1、为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具有代表性的剪纸作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