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分析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利条件。(3分)(4)综合上述材料,对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你有何认识。(2分)24.【历史上重大历史改革回眸】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举世都为之震动。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瞠乎其后。《字林西报》材料二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黄鸿寿《清史记事本末》材料三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材料四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时人对变法的“节奏”持怎样的看法?你如何看待这样的改革“节奏”?(3分)
6
f(2)你认为材料三中对于变法失败根本原因的认识,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历史依据。(3分)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领袖,是近代英国的奠基人,其地位的独特性与重要性使对其功过是非评价问题历来也是争论不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学者指出,克伦威尔处死国王及建立共和国完全是处于人民的压力下不得已才实行的,而其后来进行军事独裁统治才是其政治目的。其实,仅从一个人的主观愿望出发对人物进行评价是不可靠的,甚至从人物的言论出发评价人物也不可信。历史人物,尤其是政治人物的愿望与言论本身的可靠性就值得怀疑,在言与行之间,我们的评价研究更应侧重后者。当主观愿望与其行动发生矛盾之时这种方法就尤为重要了。也就是说,在1648至1649年英国革命危机关头,克伦威尔事实上是推动革命向前发展了的,这一点勿庸疑。张庆海《关于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8年第4期)材料二克伦威尔如何图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