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综述
论文摘要: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不少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就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走向、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与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综述近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培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围绕这个问题,学者们见仁见智地提出了许多颇具价值的研究观点。本文拟就这些观点作梳理和陈述。一、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走向的研究学术界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基本特征所达成一致的看法是: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务实进取的,但也不否认大学生价值观中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存在以及对传统道德的叛逆和人生理想的失落。大学生的价值观处在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但总的变化方向与社会价值观念变化一致。王华斌(2009)在《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考》中认为,当前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多元化、模糊化、混沌化的倾向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不明确化、边缘化倾向等值得关注的价值认同危机问题。孙体楠、王利化(2009)基于文化冲突的视野分析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点,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大学生在政治观念上呈认同、乐观、上进态势;社会热点问题上关注多、忧患多、思考多;成才意识上求知、求新、求整体素质提高;价值取向上注重自我,注重功利,价值取向多元化。从个体上看,数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多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念,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状态;从发展趋势上看,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中消极因素呈增长趋势”。余双好在(2002)《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走向透析》中指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在总体上体现为一种以自我需要满足为基点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念既不同于西方典型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又不同于我国现阶段所主张的个人与集体双向互动式辩证统一的集体主义观念,而是表现为在自我价值基础上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整合。刘小新在(2005)《当代大学生主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