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工程地质学一、概念1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及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作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2、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以及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3、区域地壳稳定性:是指工程建设地区现今地壳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的稳定程度4、活断层:是指现今正在活动的断层,或近期曾活动过、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5、地震:在地壳表层,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称为地震。6、里氏震级:指距震中100km处的标准地震仪在地面所记录的微米表示的最大振幅A的对数值。MlogA7、烈度:是指地面及各类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8、基本烈度:一个地区今后一定时期(10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9、诱发地震: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而导致发生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10、地震效应:在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在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称为为地震效应。11、场地和地基的破坏效应:是指造成建筑物破坏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引起的,也就是说、地震时首先是场地和地基破坏从而产生建筑物和构筑物破损并引发其他灾害。12、震动破坏作用地震时地震波在岩土体中传播,给建筑物施加一个附加荷载,即地震力。当地震力达到某一限度时,建筑物即发生破坏。这种由于地震力作用直接引起建筑物破坏的作用成为震动破坏作用。13、斜坡变形:是指斜坡应力状态的变化,使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局部应力集中超过该部位岩土体的强度,引起局部剪切错动,拉裂并出现小位移但没有造成整体性的破坏。14、斜坡破坏:当斜坡变形进一步发展,破裂面不断扩大并相互贯通,使斜坡岩土体的一部分分离开来,发生较大的位移,这就是斜坡的破坏。15、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带),产生以水平运动为主的现象。16、崩塌:斜坡岩土体中被陡倾的张性破裂面分分割的块体突然脱离母体并以垂直运动为主,翻滚跳跃而下,这种现象和过程称为崩塌。17、边坡稳定系数:滑面上的总抗滑力与总下滑力的比值。18、渗透压力:渗透的水流作在岩土上的力,称为渗透压力。19、动水压力:单位体积土体所受的渗透压力。20、渗透变形或渗透破坏:当渗透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岩土中的一些颗粒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