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久咳急气患儿适用。13.揉肺俞部位:第三、四胸椎间,正中线旁开1.5寸处。操作:用双手拇指指尖作揉法(右手为顺时针,左手为逆
f时针)。14.推脊柱
部位:上起大椎穴,下至尾骨之间成一直线。操作:用食、中指指腹由上而下直推,名“推脊柱”,为退热重要手法。15.推尾椎
f部位:自第4节腰椎到尾骨之间成一直线。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为补,又名“推七节”;下推为“清七节”。补法止泻,清法治便秘。16.揉长强
部位:肛门与尾骨之间。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长强”。可止泻。17.捏脊
f操作:以双手拇指与食指并拢,从尾椎骨沿脊柱两侧向上捏(成人高血压患者从颈部向下捏至尾椎骨),连皮带肉用力捏起即放下,一起捏至颈部发际处为止,以脊柱两侧皮肤微有潮红为有效。说明:捏脊多用于治疗小儿积聚一类的疾患,如食积、疳积、呕吐、便秘、泄泻等,故又称“捏积”;还可消除肝、脾肿大,并有医治百病与抗癌作用。18.揉内关
f部位:伸臂仰掌,腕横纹上2寸(以患者的手量)两筋之间。有宁心安神,镇静止吐作用。19.揉、压足三里
部位:外膝眼下3寸(用患者的手取),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说明:在周老小儿推拿诸多病例中,唯有“急救中毒性菌痢患儿”一例,用的是指压双足三里附近的“高升点”,其余皆按揉足三里。有强壮、消炎、治胃肠道疾病作用。20.揉三阴交
f部位:内踝尖上3寸(用患者的手取),胫骨后缘稍后。附:小儿推拿用润滑剂为减轻摩擦,避免损伤小儿皮肤,损伤时可将姜汁、葱白汁、酒精或清水等涂于推拿部位,这些润滑剂可根据病情、时令选用。有强壮、消炎作用,对治肠炎、泌尿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成效。二、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方摘自《火柴棒医生手记》1.早产女婴(不足2公斤,第236页)每天捏脊一次(5遍),取左手补脾土2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100次,补肺金200次,补肾水200次,揉板门150次,推上三关150次。
f2.先天性哮喘(1岁以下2岁以上,第170页)取左手补脾土200300次以上,清心火、清肝木各100次各200次,清肺金300次300次以上,补肾水200次300次以上,揉外劳宫100次,推上三关200次,分推肩胛骨(此是主穴)50次100次。3.先天性心肌炎(2岁,第143页)取左手补脾土300次,清肝木200次,清心火200次,补肺金300次,补肾水300次,揉内关300次,揉三阴交300次,捏脊5遍。4.中毒性肺炎,高烧41℃(2岁,第42页)清肺金300次,清脾土、清肝木、清心火各300次,补肾水400次,揉外劳宫200次,推上三关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