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几点思考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加强党内监督、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水平和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项重要措施。坚持和强化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对于解决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存在的问题,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一些地方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够深刻。个别党委(党组)及个别成员对民主生活会的应有作用缺乏认识,有的人甚至觉得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民主生活会过时了,他们即使参加民主生活会也是摆摆样子,走走过场,为了完成任务而已,结果使民主生活会制度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二是会议议题不够集中。一些单位由于会前准备不充分,围绕主题安排学习不够,班长与成员之间交心不够,发言材料准备不够,导致会议议题不集中,针对性不强,党内民主生活会越来越没有了生活会的味道,甚至越来越“生活化”。在会上有的天南海北、漫无边际地神侃一通,生活会变成了“大杂烩”;有的只谈成绩不谈问题,“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生活会开成了评功摆好会。三是查摆问题不够较真。经常是用批评的方式体现表扬的意图,用成绩掩盖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往往是三言两语,轻描淡写,或用共性问题代替个性检讨,或是谈工作性的问题多,谈思想性的问题少。四是整改措施不够有力。民主生活会的目的是解决存在的问题。一些单位虽然对存在的问题找得很准,但由于研究得不够透彻,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或整改措施不够明确具体,没有做到责任到人而无法抓好落实,最终导致问题仍然是问题,矛盾仍然是矛盾。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概括下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性观念淡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着眼点,就是依据党的原则,澄清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而有些人却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清醒地认识,予以改正;对党内不良现象不能理直气壮地提出批评,努力纠正;对正确的东西不能旗帜鲜明地加以肯定,大力支持。说到底,这都是党性观念淡化的表现。二是庸俗思想作怪。受社会不健康思潮的影响,一些人认为,人情硬于原则。于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关系学”搬到党内生活中来,并以此作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