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三,概述建国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6分)
13、人的尊严意味着对人本身的尊重。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材料一: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f《荀子修身》(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人哪些人权观念。分)(2
材料二:法国《人权宣言》摘录:第1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2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第6条: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对人的认识有什么不同。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新认(2识的思想和法律基础分别是什么。分)(4材料三:
1759~1818年英国工人实际工资指数材料四:
穷人国与富人国1843年英国《军械》杂志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希望纠正这种状态。……1875年议会以《企业主与工人法》代替了工人所痛恨的《主仆法》,法宣布劳资双方在法律上有平等的地位。1890年通过改善工人居住条件的法案。据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等
f(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3分)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的主要原因。分)(6
材料五:“一个为民服务的政府,就应该时刻倾听群众的呼声,应该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难……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4)结合所学知识,以史实加以论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如何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4分)
14、近代以来,中国在变,世界在变,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即狭义的“世界观”)也在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摘自《清实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的“世界观”,并结合具体史实,说明这一世界观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分)(2
材料二:
f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