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江苏高考物理实验的分析与感悟在高考考卷中,实验题是高考过程中最容易引起学生心理变化的题型从2008年江苏物理高考采用新的高考模式以来,江苏省高考实验题一直设置为两道题,第10题8分、第11题10分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实验题除了分值固定外,还有很多相对固定的特点现将分析结果与大家一起分享,望能对2013年高考创新实验复习起到一定的作用一、20082012年高考第10题特点分析纵观20082012年江苏高考第10题,从该题的框架来看都有3个设问从考点上看,考查的都是最基本的实验仪器的使用、读数和最基本实验技能、方法的反馈有如下几个特点1试题考查了4次读数2008年考查螺旋测微器读数2009年考查游标卡尺读数2011考查年弹簧测力计的读数2012年考查了多用电表欧姆档的读数。2实验情景书本化2008年和2009年两年考生的基本原理围绕电阻定律,2009年还涉及原人教版教材中测金属丝的电阻率电路图2010年是采用“伏阻法”测电源电动势及其内阻2011年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012年多用电表的使用。3,重视实验的真实性2008年考生电阻R与横截面积S关系探究,不能直接套用电阻定律,而应该根据实验数据推导出电阻R与横截面积S2成反比2009年考查实物图连线的错误排除2010年考查变阻箱的调节与实验方案的选择2011年实验步骤和具体操作2012年黑箱问题。这样的考查方式,除了向我们透露出试题难度的简单以外,更多的是对高三实验复习的指导实验复习应回归实验室,强调学生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复习应重视最基本的实验仪器和装置,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固化最基本、最有效的实验思想和物理方法二、20082012年高考第11题特点分析初看这四年来高考第11题的设置,实验情境非常熟悉,4道考题均是由学生熟知的经典实验改编而来,这无疑消除了学生考试的焦虑感,有利于将学生真实的实验水平发挥出来从考题的难度看,第11题要比第10题难一些,考查的重心在实验的操作性、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的能力上,考题设置的目的在于反馈学生科学探究能力1试题均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实验装置2008年选用的是“平抛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2009年和2010年均选用的是“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受力之间的关系”装置如图2、图3所示2011年选用的是“伏阻法”测电源电动势及内电阻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2实验操作具有探究性4道考题涉及的理论关系与学生平时总结出的结论有一定的偏离,重在考查学生平时实验的思维习惯和科学品质例如2008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