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来增加对新信息意义的理解与加工,这是采用B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
学与教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f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18、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研究表明,认知方式表现的是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它没有优劣好坏之分。20、在动物园里,经常看到饲养员通过训练成功地让狗妈妈哺育虎儿子,这是运用经典性条件学习理论的具体表现。21、某学生常常选择一些大家都很难完成的成就任务,这表明该生的成就动机类型属避免失败型。22、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23、根据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对某一知识的运用范围和条件的关注属于认知策略学习。24、根据布卢姆的教学目标理论,在教学时确立学生所学内容上的态度和信念目标,属于确立教学的情感目标。25、群体动力主要表现为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和群体人际关系。26、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27、通常将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学习任务相关联的引导性材料称为先行组织者。28、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着严重的焦虑。29、课堂管理就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的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30、品德与态度的转变一般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阶段。31、在变式教学中,变换的应该是事物的非本质特征。32、按问题的结构特征分类,学生课本中的习题大多数属于有结构(结构良好)的问题。33、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以及富于想象和激励的倾向性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两个重要的人格特征。34、对同一问题能思路通达,想出很多不同类型的可能答案,这是发散性思维变通性特征的表现。35、加里培林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即动作定向阶段、物质与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和内部言语动作阶段。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36、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实现意义学习?37、教学中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38、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有哪些?39、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40、心理健康教育有何意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