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出来。24与建筑图核对抗震缝、沉降缝及伸缩缝的位置是否一致。25地下室外墙的留洞位置及相应的防水措施是否明确、恰当。26基础底板厚度,独立基础、墙及柱的定位。集水坑的位置等是否明确、无误。27后浇带的位置、宽度,是否躲开集水坑、集水坑盖板等。28基础梁上留洞是否明确、无误。29筏板基础如设计外伸挑板,是否是地基承载力不够按计算设置。210是否存在抗浮问题。211若采用桩基,则核算单桩承载力、桩顶标高,桩的数量及验桩根数等。当采用标准设计的预制桩时,选用的标准图集号、桩号是否正确。212墙体厚度,柱子大小与轴线关系与建筑图是否一致,与结构详图是否一致。213钢筋混凝土柱墙号是否齐全,与结构详图是否一致。
f214管沟布置、盖板、人孔的布置和型号是否准确。215管沟穿处墙身的留洞,洞顶过梁,管沟转角处过梁,上部有墙横跨管沟处的过梁是否标注清楚、准确。216各设备基础、地坑的平面尺寸,与轴线的关系是否注清。在平面上和埋深标高上和房屋基础有无矛盾。当埋深低于建筑物基础时,是否符合该处土层允许的放坡尺寸,不符合时是否采取了相当的措施。217当与相邻子项建筑物紧挨时,两个子项在相连处的基础在平面、埋深方面有无矛盾、当采用公共基础时,有关的轴线号、尺寸、柱墙尺寸、编号是否注明、无误。218各独立基础、联合基础的编号、基础底标高是否标注齐全、准确。每种编号的基础在其第一次出现时是否注明了平面尺寸,与轴线的关系,与详图是否一致。相邻不同深度的基础其埋深变化是否符合该种土层的允许放坡尺寸。当有基础拉梁时,梁的编号、尺寸、与轴线关系是否标注齐全、准确,两个方向的拉梁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是否画出了小剖面并注明了梁底标高。在独立基础间夹有条形基础时,除按条形基础要求外,在与独立基础相接的一段,在标高、做法方面有无详图交代。219后浇带的位置是否恰当,区分沉降后浇带和申缩后浇带的后浇时间、施工要求、混凝土的质量是否交代清楚,是否恰当。220查明建筑物附近是否有景观构筑物的基础。221当地下室有人防时,应区分普通地下室外墙、内墙与人防临空墙、有人防部位的地下室外墙等的图式区别。222指北针是否遗漏。223、基底持力层与地勘报告相符且已置于老土层上,基底高程与打桩条件图(桩顶标高)一致。基础顶面(含独立基础中的柱底连梁、筏基中的上返柱帽)标高满足水暖管道埋置要求和建筑地面做法厚度要求。3基础底板配筋图31受力钢筋皆采用HRB400。3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