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激光测距原理
发布日期:2010826收藏评论没有找到想要的知识
激光测距工作方式上可分为:脉冲激光测距和连续波激光测距。1脉冲激光测距
脉冲激光测距原理是,用脉冲激光器向目标发射一列很窄的光脉冲脉冲宽度小于50
s,光达到目标表面后部分被反射,通过测量光脉冲从发射到返回接收机的时间,可算出测距机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假设所测距离为h,光脉冲往返时间为t,光在空中的的传播速度为c,则:hct2脉冲激光测距机能发出很强的激光测距能力较强即使对非合作目标最大测距也能达到30000m以上。其测距精度一般为5米,最高的可达015m。脉冲激光测距机既可在军事上用于对各种非合作目标的测距也可在气象上用于测定能见度和云层高度以及应用在对人造卫星的精密距离测量等领域。
2连续波激光测距相位式激光测距相位式激光测距仪是用无线电波段的频率,对激光束进行幅度调制并测定调制光往返测线一次所产生的相位延迟,再根据调制光的波长,换算此相位延迟所代表的距离。即用间接方法测定出光经往返测线所需的时间。
与脉冲激光测距机相比,连续波激光测距机发射的平均功率较低,因而测远距离能力相对较差。相位式激光测距仪一般应用在精密测距中。由于其精度高,一般为毫米级,为了有效的反射信号,并使测定的目标限制在与仪器精度相称的某一特定点上,对这种测距仪都配置了被称为合作目标的反射镜。对非合作目标,相位法测距的最大测程只有13km。若调制光角频率为ω,在待测量距离D上往返一次产生的相位延迟为φ,则对应时间t可表示为:tφω将此关系代入式中距离D可表示为D12ct12cφωc4πfNπΔφc4fNΔNUN式中:φ信号往返测线一次产生的总的相位延迟。ω调制信号的角频率,ω2πf。
fU单位长度,数值等于14调制波长N测线所包含调制半波长个数。Δφ信号往返测线一次产生相位延迟不足π部分。ΔN测线所包含调制波不足半波长的小数部分。ΔNφω
在给定调制和标准大气条件下,频率c4πf是一个常数,此时距离的测量变成了测线所包含半波长个数的测量和不足半波长的小数部分的测量即测N或φ,由于近代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和无线电测相技术的发展,已使φ的测量达到很高的精度。
为了测得不足π的相角φ,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测量,通常应用最多的是延迟测相和数字测相,目前短程激光测距仪均采用数字测相原理来求得φ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是脉冲式激光测距仪中又一新型测距仪,采用数字测相脉冲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