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件管理对设备订购、采购、库存、出库、入库、退库等信息进行管理;(五)运行管理对设备运行日志、运行管理文件、通知等进行管理;(六)文档管理对检修设备的具体信息等进行管理。第七条基本系统管理
基本系统管理是对BFS系统运行所必须的基础信息进行管理。如:发电单位部门、人员、与发电单位有业务联系的公司及服务商、成本计算科目、使用人员的岗位、权限设置等系统维护、管理方面的功能。第八条系统数据管理是对设备进行编码管理。包括系统、分类、
设备、类型、部件清单、发电单位位置编码等。借助数据管理可以对发电单位的系统、设备的安装、异动和运行状态以及与之相关的缺陷情况等进行实时的查询统计,以达到及时掌握设备情况的目的。(一)KKS编码的正确应用是BFS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各部门应按照《电厂标识系统管理标准》建立和规范设备KKS编码,并将设备KKS编码基础数据输入BFS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及时补充设备KKS编码;(二)各部门应认真组织基础数据的编写及管理工作,注重数据质量,确保信息准确、全面;(三)定期进行BFS系统基础数据的维护工作,每月应对其数据库进行查询分析,发现问题技术完善,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四)权限管理是责任制度的重要体现,权限范围应与员工岗位职责相符,人员发生岗位变动后及时进行权限变更。第九条维修管理模块
维修管理模块主要是在机组运行过程中,按照设备管理应用软件
2
f提供的“缺陷处理流程”对缺陷登记、工单安排、隔离措施、人员计划、备件及外部服务需求、安全措施、内部服务、费用等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应用软件系统还提供工作计划、工作进度、预算、合同、事件、里程碑等管理功能。第十条缺陷管理
缺陷管理主要用于记录发电单位生产过程中的设备缺陷处理的全过程轨迹。包括缺陷的填写、消除方法、缺陷验收等整个处理过程。(一)缺陷管理应按照《设备缺陷管理标准》的要求进行。在巡检、点检和检修中发现的设备缺陷,均可记录范围;(二)缺陷的记录内容应齐全,描述简练准确,包括:设备编码、缺陷发现人、发现日期、故障设备、缺陷描述、缺陷特征、缺陷类别、消缺措施及是否需要报告上级或设备运行是否受到影响等信息;(三)根据BFS系统的缺陷记录,点检员应及时到现场核实,补充所有相关内容后进行确认;(四)由于检修资源、运行方式、物资等条件限制不能及时消除的缺陷应创建开口点,履行开口点流程。设备维护部点检员负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