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怀,表现了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3“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闻雁》韦应物①本诗作者家居长安,和滁州相隔两千余里。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已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而雁则作为此时的思乡意象表达了作者望乡难归的痛苦。
f4“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王湾①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5“征蓬①出汉塞,归雁②入胡天。”——《使至塞上》王维③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大雁在大漠上翱翔,动静结合,也体现出塞外风光的状美及作者心中波澜地飘零之感。6“塞下①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②无留意,四面边声③连角④起。”——《渔家傲塞下秋来》范仲淹“衡阳雁去”是“塞下秋来”的表现,虽然北雁南飞“无留意”,但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渴望归乡,无心留守边塞。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也是作者既希望在边塞为国效力,又因长时间驻守边塞而苦闷的纠结心理的延伸。二、燕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①百姓家。”——《乌衣巷》②刘禹锡③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7“泥融①飞燕子,沙暖睡鸳鸯②。”——《绝句二首(其一)》杜甫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衔泥筑巢花贴,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这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8“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迎燕》葛天民①燕子秋去春来,巢于檐下,民间视为吉祥物正因为燕子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主人也“不下旧时帘”,热情的迎接燕子的归来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乐,足见诗人之乐。诗歌生动的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9“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①桃花蘸水开。”——《春游湖》徐俯②诗人遇上了燕子,马上产生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不禁突然一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