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径
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均大量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下图为该地区
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读图,完成11~12题。
小初高K12教育学习资料
f小初高K12教育学习资料
11a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A增加湿度和径流B减小风速和沙尘
C阻止冰川和固沙
D拦截径流和泥沙
12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荒漠地区B沿海地区
C湿润地区D半湿润地区
解析第11题,a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坡地,减缓径流流速,拦截径流和泥沙;有植
被阻挡,径流不会增加;图示内容没有减小风速和沙尘、阻止冰川和固沙的内容信息。第
12题,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植被以灌丛为主,说明是在干旱区,最可能位于荒漠
地区;沿海地区是湿润地区,植被以高大乔木为主。
答案11D12A
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
①蒸发量增多②下渗量减少③径流量减少
④气候更加湿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涵养水源能力变强②土壤肥力下降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自然灾害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第1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多,地
小初高K12教育学习资料
f小初高K12教育学习资料
表径流量增多,因而下渗量减少,气候变干。第14题,对比两图可知,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生物多样性减少;下渗量的减少意味着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地表径流量和蒸发量的增加意味着旱涝灾害的增加,水土流失加重,土壤肥力会下降。答案13A14C
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读非洲红树林分布图,回答15~16题。
15红树林在南回归线的大陆西岸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光照
C距海远近
D洋流
16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效益的是()
A固岸护堤
B调蓄洪水
C防风消浪
D净化海水
解析第15题,由图可知,南回归线大陆东西两岸,纬度、距海远近没有差异,不是红树
林缺失的原因,A、C错;图中大陆东岸没有形成季风气候,两岸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
响,光照差异不大,B错;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差异明显,故主要因素是洋流,选D。
第16题,红树林位于沿海的潮间带,能够保护海岸减少海水侵蚀,有固岸护堤的效益;调
蓄洪水是陆地上水库的功能,红树林在沿海,不能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