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磁芯存储器。另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提高其抗干扰的能力。在软件编程上,采用广大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方式梯形图。因此,早期的PLC的性能要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f其优点包括简单易懂,便于安装,体积小,能耗低,有故障指使,能重复使用等。2)中期的PLC(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在微处理器的出现使PLC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厂家先后开始采用微处理器作为PLC的中央处理单元(CPU)。这样,使PLC功能大大增强。在软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等功能以外,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处理和传送,通讯,自诊断等功能。在硬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开关模块以外,还增加了模拟量模块,远程IO模块,各种特殊功能模块。并扩大了存储器的容量,使各种逻辑线圈的数量增加,还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数据寄存器,PLC应用范围得以扩大。使3)近期的PLC(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处理器的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使得各种类型的PLC所采用的微处理器的档次普遍提高。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处理速度,各制造厂商还纷纷研制开发了专用逻辑处理芯片。这样使得PLC软硬件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跨入21世纪后,不论是硬件还是系统软件专用操作系统、编程语言,以至于联网通信,PLC正在向标准化方向发展,以谋求在ERP,MES和PCS的3层体系结构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地满足工业生产,管理及经营系统不断追求降低成本,快速响应,综合和整体高效,从而增强产品竞争力的要求。我国可编程控制器的引进,应用,研制,生产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开始的。最初是在引进设备中大量使用了可编程控制器。接下来在各种企业的生产设备及产品中不断扩大了PLC的应用。目前,我国自己已可以生产中小型可编程控制器。上海东屋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CF系列,杭州机床电器厂生产的DKK及D系列,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生产的S系列,苏州电子计算机厂生产的YZ系列等多种产品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并在工业产品中获得了应用。此外,无锡华光公司,上海乡岛公司,南京嘉华公司等中外合资企业也是我国比较著名的PLC生产厂家。虽然我国在PLC生产方面还比较弱,但在PLC应用方面,我国是很活跃的,近年来每年约新投入10万台套PLC产品,年销售额30亿元人民币,应用的行业也很广。可以预期,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P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