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有意无意中,全班同学都能感受到小玲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渐渐的,她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演讲比赛,胆小的小玲被所在小组选上了,我知道这是小组成员给她的机会,我就发动她的好朋友动员,并让他们一起上。开始她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鼓励,她上了。而且表现得还不错。我和其他老师都在自己所任课上以他为典型进行了表扬。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从此她变了好多。对好多课也有了一定的兴趣。她真的开始努力了,成绩也有了飞跃。3、沟通交流,转变观念。小玲在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因此,我把她的爷爷奶奶请来,详细地分析小玲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他们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为自卑的小强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我专门登门拜访小玲,劝她乐观些、开朗些,多与别人交流,多给别人关爱,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别人,让她感受到应有的温暖和快乐。同时,我我拿来家中的衣裤、鞋袜,买来铅笔、本子送给他,微笑着告诉她:“要想
f摆脱困境,关键还得自己努力呀!解决不了的困难找我们,我们会一直关心你,帮助你!”当得知小玲拿不出拍照的钱,即将错过医保办理手续时,我毫不犹豫地掏出十元钱给了小玲,让他有了和其他孩子同等的机会。4、多元评价,促进自信。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让她自主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他通过自评、小组评,把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记录下来,在评价中,小玲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获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评中,学会反省,逐步完善自己。为了调动他的自我教育意识,每个月都给他以正确的评价,把小玲突出的个人事迹在班集体中、家长会上集体表扬。这样充分调动了她的积极性,使她在评价中自我激励,迸发个人力量,不断自律、自信、自强。辅导后记:面对小玲的转变,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对因缺少关爱等因素造成的问题儿童,更应为他们创设平等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环境。儿童是在不断发展的,心理还不成熟,在爱与友善的环境中更容易纠正错误,使他以健康的心态正视自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