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二氧化氮具有刺激性臭味,呈棕红色,相对密度157,极易溶于水,不自燃、也不助燃,是一种剧毒性气体。井下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放炮工作,1公斤硝铵炸药爆破后能产生10升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对人的眼睛、鼻腔、呼吸道及肺部组织具有强烈的腐蚀破坏作用,能引起肺水肿。二氧化氮中毒的特点是,起初无感觉,即使在危险浓度下,也只是感觉呼吸道受刺激而咳嗽,经过624h后才出现中毒现象;其症状是,严重支气管炎、呼吸困难,手指尖及头发出现黄斑、吐淡黄色痰液、发生肺水肿、引起头疼、呕吐现象,以致死亡。二氧化氮中毒是我市早期煤矿气体中毒事故中较多见的一种。
000025。《规程》规定二氧化氮的最高允许浓度是000025。规程》3、二氧化碳的性质、来源及危害二氧化碳是无色略带酸臭味的气体,相对密度152,比空气重,多积存在巷道下部,易溶于水,不自燃、也不助燃,略有毒性,对人体部分器官有刺激作用而增强人体呼吸。井下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有:从煤层、岩层中涌出,煤岩、坑木等物质的氧化,爆破工作,矿井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人的呼吸。
f05;《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矿井总回道规程》规定,075;或一翼回风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75;采区和采掘工作面回风流及采掘工15。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15。4、硫化氢的性质、来源及危害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19,易溶于水,有强烈毒性。井下硫化氢来源主要是坑木等有机物腐烂和含硫矿物水化产生;老空区积水可能积存硫化氢,搅动时会放出;有些煤体中也会涌出硫化氢。硫化氢强烈刺激眼睛及喉咙。中毒时感到头痛、呕吐乏力,严重时失去知觉,抽筋直至死亡。硫化氢具有燃爆性,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43~46时遇火能爆炸。000066。《规程》规定硫化氢最高允许浓度是000066。规程》
五、瓦斯燃烧事故和瓦斯爆炸事故当瓦斯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高温火源就能燃烧或发生爆炸,一旦形成灾害事故,会造成大量井下作业人员的伤亡,严重影响和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瓦斯爆炸事故是矿井五大自然灾害之首。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瓦斯浓度在爆炸范围内,一般认为是5~16;(2)一定的引火温度,一般认为是650~750℃;(3)充足的氧气含量,氧气浓度大于12,由于井下作业环境中氧气浓度不能低于12,因此预防瓦斯爆炸的有效措施,主要从控制瓦斯浓度和消除火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