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的提出
作者:王敏玉来源:《百年潮》2012年第01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积极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事业。1950年,中国开始向周边友好国家提供物资援助,拉开了对外援助的序幕。1963年底至1964年2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访问非洲10国时提出了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遂成为中国开展对外援助的重要指导思想。
争取“中间地带”成为
中国外交的重要战略任务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继续对中国实行全面的封锁,中印发生边界武装冲突,中国面临着一个更加严峻的国际环境。
与此同时,亚非拉地区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运动不断壮大,旧的殖民体系即将崩溃,民族解放运动席卷整个非洲大陆,整个非洲大陆出现独立高潮。1955年4月万隆会议时,非洲的独立国家只有4个,到1963年底,已有34个。这些独立国家的面积和人口分别占整个非洲的面积和人口的80和84。到1963年底,中国已同12个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一些非洲国家的领导人也相继访问中国。但是,美苏两国从各自全球战略利益出发,利用非洲旧殖民体系的瓦解,以“经济援助”、“技术合作”为名,加紧对这些国家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渗透,同时也挑拨这些国家同中国的关系。
因此,支持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加强同亚非国家的团结,促进友好合作关系,打破美、苏、印度等国从几方面对中国施加压力、企图孤立中国的局面,便提到了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日程。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就把对外援助作为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1950年6月27日,毛泽东指出:“带动被压迫民族和国家的解放斗争,这个国际主义的问题,是共产党人的义务”,“我们不仅仅是同情他们,还要伸出双手去援助他们”。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指出:“我们亚非国家需要在经济和文化上合作,以便有助于消除我们在殖民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压迫下所造成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落后状态,我们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应该以平等互利为基础,而不应该附带任何特权条件。”此后,中国开始同亚非新独立国家开展以经济技术援助为主要形式的经济合作。从1956年至1963年,中国与柬埔寨、尼泊尔、锡兰(斯里兰卡)、缅甸、几内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亚、阿尔及利亚、马里等十几个亚非国家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向它们提供经济技术援助。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毛泽东提出争取“两个中间地带”的主张,并把争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