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十五中2016届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4、《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A、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政治目的C、开创与分封制互为为表里的宗法制B、实行分封制既可固本,也可能弱本D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但未高度集中
25、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B、内阁制代替三省制D、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26、“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符合这一评价的制度是A、世袭制B、禅让制C、察举制D、科举制
27、秦汉时丞相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加强B、专制君权不断加强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D、中央对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加强28、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英国的船坚炮利C、中国的闭关锁国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29、用口诀记忆历史内容效率高而且印象深刻,如:“公使进北京,内地可游历;军舰长江行,赔款且不论,搜刮老百姓,天津事没完,接着占北京。”该口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条约内容是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C、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
f30、被蒋介石誉为为19世纪“东方第一之大战”的太平天国运动与被称为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的革命运动都是近代中国发生的重大社会运动。对这两次社会运动理解不正确的是A、二者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C、二者都改变了中国的政体B、二者都把斗争矛头直指清政府
D、后者更符合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31、“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办法,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