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
1、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著成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2、宋应星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他的代表作《天工开物》是关于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书籍,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3、《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是根据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题材创作而成。《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明代中后期,以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勃然兴起。5、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见课本P125每课一得)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1、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也为了宣扬国威,到西洋“取宝”,14051433年,郑和共七次下西洋。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船队到达亚非三十多哥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的条件:①社会安定,国力强盛;②造船技术发达;③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f影响:积极方面: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消极方面:不计经济效益,造成大量工匠逃亡。2、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上采取闭关政策。并非完全断绝往来,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3、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利弊分析):1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2但由于闭关锁国,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康乾盛世”。农耕社会已经发生变化。
1、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2、明中叶以后,中国社会人口流动性增大,传统的
3、19世纪初,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六个。4、明中期以来,出现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5、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对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性大变动毫无认识,对外紧闭国门,对内坚持“重农主义”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鄙薄科学技术,在思想领域大兴文字狱,把文化专制推向顶峰。4、愚昧自大、故步自封的清帝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