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参考文
献5
f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在实施中的问题与思考
2006年6月,人事部、中组部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通知》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等文件,各省市相继进行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改革落实工作。绩效工资制度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一种工资制度,是以工作岗位为主,根据技术含量多寡、责任大小、劳动强度高低和环境优劣确定岗位级别,以单位经济效益和劳动力市场价格确定工资总量,以员工的工作业绩为依据支付的劳动报酬。绩效工资的前身是计件工资,但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工资与产品数量挂钩的工资形式,而是建立在科学的工资标准和管理程序基础上的工资体系。绩效工资体现了“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是一种公平公正的劳动工资制度。早在18世纪的美国农场,农场主就是根据采摘橄榄的数量给采摘工发放工资的。20世纪初期,上海滩的码头搬运工人就是根据他们搬运货物的数量领取薪水的。绩效工资从其产生的第一天到现在,它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效益,它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全国范围的“政策入轨”工作已基本完成,但改革只进行了第一步,还有绩效工资、津贴补贴两部分需进一步完善。以下就近年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一、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含义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
f津贴补贴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础工资。1岗位工资。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事业单位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不同等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工作人员按所聘岗位执行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2薪级工资。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对不同的岗位规定不同的起点薪级。工作人员根据工作表现、资历和所聘岗位等因素确定薪级,执行相应的薪级工资标准。3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4特殊岗位津贴。对在事业单位苦、脏、累、险及其他特殊岗位工作人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