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询关系或转介。
五、耐心聆听来访者学生的倾吐,不得嘲笑学生和显出厌烦神态。
六、认真做好咨询谈话记录,多次谈话要建立咨询个案档案。
七、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进行答疑,解感和辅导学生。
八、对特殊的来访学生,要进行家访和个案追踪。九、保护学生隐私,咨询资料必须保密,教学科研用其资料须保护当事人身份,利益。十、若当事人可能伤害他人的人身安全,或自身处境紧急、危险,应及时报知相关部门。
心理咨询室工作职责
f1宣传和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举办定期和不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活动;
2通过心理咨询室,心理信箱,心理网站,心理热线开展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
3解决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心理困惑和冲突;
4解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的有关学习方法,学业困难,升学选择等心理问题,并运用心理原理指导其改进和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效率;
5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有关人际关系,异性交往,性格情绪等方面的问题;
6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学校心理辅导员守则
f1.热爱心理辅导工作,自觉遵守心理辅导员职责与职业道德。
2.热情接待中小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保持与学生恰当良好的辅导关系。
3.遵守与学生的约定,守时尽责。4.缺乏辅导经验或身心不佳等情况下,不能接受辅导任务。并应妥善说明,做好转介事宜。5.严格遵循保密原则,未经学生同意,不泄露与学生有关的信息。6.定期参加培训、研讨,提高辅导水平,保持身心健康。
中小学心理辅导室辅导教师操作须知
f一、辅导定位: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对象是心理正常的学生,而不是心理异常的极小部分学生。学校心理辅导是一个发展模式,辅导教师和来访学生是“辅导者与来访者”的关系,而不是“医生病人”的关系。
二、无偿接纳:辅导教师和来访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辅导教师应无条件接纳来访的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有学习困难、行为偏差的学生,应接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辅导教师不以教育者的口吻说话,不以批评的口气指责来访学生。
三、专注倾听:倾听是辅导的基本前提,也是辅导的基本手段,辅导教师非常专注地倾听来访学生的诉说,不随意插话,不随意打断来访学生的思路。但一定要做出适当的反应。
四、充分理解:辅导教师要放下自己的主观认识,设身处地体验来访学生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不能以自己的评判标准去评判当事人的是非。
五、给予信任:辅导教师对来访学生的成长发展应抱有积极、乐观的信念,相信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