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B“署江苏巡抚”的“署”,即署理,凡官员出缺或离任,某人代理、暂任或试充其官职,是为署某职。与“署”此义相同的还有“假”“权”“摄”“守”等。C“加太子太保衔”中的“加”,是指“加官”,即于原有官职外,兼领的其他官职,以示尊崇。如北宋蔡京,本职为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相),加太师衔。D社稷,分别是谷神和土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此二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页8第
f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鸿章胆气过人。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太后、皇帝西逃,李鸿章以直隶总督、议和全权大臣的身份“单刀赴会”,在虎狼环伺的绝境中为国家争取最后的利益。B李鸿章文武双全。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后,因颇具潜力而入馆阁修文。后更受曾国藩提携,建立淮军以安天下。自此发迹,甚为朝廷倚重,得以叱咤军政两界。C李鸿章忠义立世。他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耽于名节之毁誉。故虽为汉人,却深受倚重,在满清朝廷大权独揽。同时也招致志节之士的嫉妒与掣肘,导致很多事情被耽误。D李鸿章行事务实。淮军初建,器物寒陋,甚为外国人所讥。然其着力于根本,攻杀骁勇,战绩斐然,一战使洋人刮目相看八国联军退去后,他恢复秩序,安济百姓。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军贵能战,非徒饰观美。迨吾一试,笑未晚也。(2)学启将千五百人屯新桥,贼围数十重,蹀尸进。(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个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杜牧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注】太和九年,杜牧被授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部,八月赴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此诗作于他到洛阳上任后的第二年。郑处诲:太和八年登进士第。上都:今陕西西安。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标题点明送别地点、对象及其归处,首联扣题交代送友的地点与环境。B.“悠悠”“清”写出渠水之绵长、清澈,“雨霁”点出雨后洛阳城风景的宜人。C.颔联中“初”“第一”呼应“霁”字,突出景之清丽,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念想。D.颔联分别从视觉与听觉角度写景,叶落、花开、蝉声点出时序变换,为颈联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