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协会主席负责组织执委会成员和部分用水者代表制定协会各项规章制度,并形成文件。这些规章制度包括:1执委会成员职责;
18
f2协会运行管理手册,并建立用水户灌溉面积登记卡(详见第三章);3协会财务管理制度;4工程管理制度;5灌溉管理制度;6奖惩制度。十二、实施初步工程维修1.协会执委会应根据维修方案,从现有人力、物力、财力出发,制订初步工程维修计划。2.由协会工程人员负责分阶段组织实施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接受用水户代表监督,保证协会工作正常运行。十三、验收1.协会执委会在全部组建工作完成并备齐了所有验收资料后,即可向领导小组提交验收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内容应包括:协会组建过程及结果,协会基本情况和组织情况,协会范围内灌排工程情况,协会规章制度情况,投入运行的计划安排,以及验收的准备工作情况等。2.协会准备验收资料。验收资料包括:(1)民政部门颁发的社团法人登记证明;(2)协会章程和规章制度;(3)协会运行管理手册;(4)执委会成员和用水者代表的培训记录和资料;(5)协会范围内的灌排工程布置图及工程设施有关资料;(6)协会用水户灌溉面积登记卡;(7)组建过程中的有关书面记录和资料。
19
f3.由领导小组负责组成协会验收组,成员应包括:领导小组派出的人员、供水单位人员,当地乡(镇)、村干部和用水者代表等方面人员。
4.验收组应按协会建成达标的考核评估内容(详见第四章)进行评估,并作出通过、暂缓或未通过验收的决定。
5.对通过验收的协会颁发验收合格证书。对暂缓验收的则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改正完善后重新进行验收。对验收未通过者则应重新组建并申请验收。
第四节不同灌溉类型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特点
一、井渠结合灌区井渠结合灌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区,井渠结合是为提高灌溉用水保证率而采取的“双保险”措施。骨干渠系作为灌区主要的灌溉工程,负责全灌区的输水和配水。机井作为灌区的辅助灌溉设施,每眼井只控制灌区的部分灌溉面积。在运行时,根据“先地表水、后地下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原则,以地表水的渠道灌溉为主、井灌为辅。井渠结合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组建应注意以下几点:1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时,水文边界的划分一般应考虑机井与渠系的控制灌溉范围,机井的灌溉范围要与渠系的灌溉范围相吻合;2用水小组的划分一般应把单井控制范围内的用水户划分在一个用水小组;3要明确水价核算方法,分为地表水的水价和井水单独灌溉的水价。二、地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