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函数有界性法
f直接求函数的值域困难时,可以利用已学过函数的有界性,来确定函数的值域。我们所说的单调性,最常用的就是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例
求函数y
exex
1
,
1
y
2si
1
,
1si
y
2si
1
的值域。
1cos
yex1ex1y0
ex1
1y
y2si
1si
1y1
1si
2y
y2si
12si
1y1cos1cos
2si
ycos1y
4y2si
x1y即si
x1y4y2
又由si
x1知1y14y2
解不等式,求出y,就是要求的答案
6、函数单调性法通常和导数结合,是最近高考考的较多的一个内容
2log例求函数yx5
x1(2≤x≤10)的值域
3
7、换元法通过简单的换元把一个函数变为简单函数,其题型特征是函数解析式含有根式或三角函数公式模型。换元法是数学方法中几种最主要方法之一,在求函数的值域中同样发挥作用。
例求函数yxx1的值域。
8数形结合法其题型是函数解析式具有明显的某种几何意义,如两点的距离公式直线斜率等等,这类题目若运用数形结合法,往往会更加简单,一目了然,赏心悦目。例:已知点P(xy)在圆x2y21上,
f1y的取值范围x2
2y2x的取值范围解1令yk则ykx2是一条过20的直线x2
dRd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R为半径2令y2xb即y2xb0也是直线ddR
例求函数yx22x82的值域。
解:原函数可化简得:yx2x8上式可以看成数轴上点P(x)到定点A(2),B(8)间的距离之和。由上图可知:当点P在线段AB上时,yx2x8AB10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上时,yx2x8>AB10故所求函数的值域为:10,∞)
xx例求函数y26x1324x5的值域解:原函数可变形为:yx32022x22012
上式可看成x轴上的点P(x,0)到两定点A(3,2),B(2,1)的距离之和,由图可知当点P为线段
与x轴的交点时,
ymi
AB32221243,
故所求函数的值域为43,∞)。
注:求两距离之和时,要将函数9、不等式法
fR利用基本不等式ab≥2ab,abc≥33abc(a,b,c∈),求函数的最值,其题型特征解析式是和
式时要求积为定值,解析式是积时要求和为定值,不过有时须要用到拆项、添项和两边平方等技巧。
例:
x22x0
x
x21133x2113
xx
xx
应用公式abc33abc时,注意使3者的乘积变成常数)
x232x0x15
xx32x
x
x32x3
1
3
应用公式abcabc3时,应注意使3者之和变成常数)3
10倒数法
有时,直接看不出函数的值域时,把它倒过来之后,你会发现另一番境况
x2
例求函数y
的值域
x3
yx2x3
x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