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65938元和57068元。从京津冀三地内部比较来看,在经济发展方面同样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2014年河北省人均GDP仅为6500多美元,而北京和天津人均GDP均超过了16万美元,高出河北省两倍多。从产业结构方面看,北京以第三产业为主,比重高达779,而天津和河北两地第二产业比重仍然维持在一半左右,分别为494和511。城市发展质量情况。从京津冀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来看,北京和天津两城市的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07852和04747,明显高于河北省11个城市的水平。其中,石家庄和衡水的城市发展质量综合指数在河北省分别位于首位和末位,这一数值分别为04323和02210。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与问题(一)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高。20032013年,河北省城镇常住人口由2268万人增加至3520万人,城镇化率从3351上升至4812,如图1所示,平均每年提高146。2013年城镇化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区包括石家庄(不含辛集市,5572)、唐山市(5497)、廊坊市(514)、秦皇岛市(5081)和张家口市(4895)五个地区。邯郸市(4791)、沧州市(4518)、邢台市(4420)、承德市(4327)、保定市(不含定州市,4293)、衡水市
f(4292)、定州市(4277)和辛集市(4302)等地区的城镇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生产总值达283014亿元,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城镇体系日益完善,规模进一步扩大。河北省组织编制了《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文本(20042020年)》,将全省城镇等级划分为省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级市、县城和建制镇5个层次,初步形成了层次分明、梯度有序、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区域城镇布局结构。2012年,全省城镇人口100万以上特大城市有6个,50万100万的城市有4个,30万50万的城市有3个。城镇综合承载力逐年增加,居民生活明显改善。河北省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逐年提升,人均道路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断提升。2012年,实有城市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建成区排水管网密度、集中供热面积等指标分别为28433万平方米、1445标台、12623升、908公里平方公里、44670万平方米。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13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80元,与2003年相比年均增长12。2012年,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和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为256辆和32r